损伤控制理念下结肠损伤的处理方式

作者:叶志强; 杨跃武; 罗刚健; 黄勇
来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4, 17(11): 1125-1129.
DOI:10.3760/cma.j.issn.1671-0274.2014.11.016

摘要

目的比较损伤控制手术(DCS)处理严重结肠损伤时,二期确定性手术肠切除肠吻合与肠造口两种结肠修补方式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3年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DCS处理的67例严重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二次确定性手术中结肠修补方式,分为吻合组(40例,单纯肠缝合修补术,或肠切除肠吻合术)和造口组(27例,肠切除肠吻合加近端预防性肠造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术后结肠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吻合组与造口组患者一般资料、损伤程度、入院时生理状态及初次手术处理(包括输血)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确定性手术后,两组患者吻合口瘘、腹腔脓肿、肠外瘘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组和造口组分别有6例(15.0%)和3例(11.1%)患者出现结肠吻合口瘘(P>0.05)。在9例结肠吻合口瘘患者中有7例(7/9)出现左半结肠损伤,明显高于其在无吻合口瘘者中的比例(41.4%,24/58)(P<0.05);腹膜关闭中位时间为10 d,较无吻合口瘘患者(2 d)明显延迟(P<0.05)。结论在严重结肠损伤的DCS处理中,肠造口术不宜优先考虑;尽早关闭腹膜或有助于降低结肠吻合口瘘的发生概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