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创伤患者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滞留时间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荦; 孙建宏; 张建友*; 张转; 杨成亮; 邢智
来源: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 40(06): 516-520.
DOI:10.3760/cma.j.issn.1673-4378.2019.06.002

摘要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下肢骨创伤手术患者在PACU滞留时间延长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4年至2017年行骨创伤手术并符合条件的442例患者。根据麻醉及复苏记录, 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Hb、手术方式、出血量、麻醉方式等24项资料, 筛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 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术前贫血状态、肺功能情况、肾功能情况、ASA分级、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的使用、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是否复合吸入麻醉、是否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术毕尿量、术毕体温、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以及术中是否输血等因素与患者PACU滞留时间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后显示年龄>65岁、Hb<100 g/L、一秒用力呼气量<60%、高ASA分级和低体温患者术后PACU滞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使用Dex、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正常尿量患者在PACU滞留的时间较短(P<0.05)。结论年龄、Hb水平、肺功能情况、ASA分级、Dex的使用、是否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术毕尿量、术毕体温和术中输液量等因素与下肢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PACU滞留的时间长短有相关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