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与普及化的趋势,话语权成为教育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寻利性与公益性的潜在现实影响力形化为民办高校话语权的特质。尽管民办高校话语环境有一定改善,然而与它的社会贡献度却严重不相适应。民办高校话语权的失衡困境是环境、市场、政府、法律、传统语境文化和"体制内"意识形态等"集体无序"的共同作用力,其中尤以民办高校的"原罪"与有些政府权力的"霸道剩余"为重。同时,民办高校话语权的复位与法律、政策和政府权力的宽松与紧缩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