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嵩县陈楼萤石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庞绪成; 李文明; 刘纪峰; 司媛媛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8(01): 45-53.
DOI:10.16186/j.cnki.1673-9787.2019.1.7

摘要

河南嵩县陈楼萤石矿主要赋存于燕山晚期太山庙岩体内的F3断裂带中,是著名的豫西萤石矿田中的最大矿床,其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根据脉体穿切和矿物交代关系,矿床的热液成矿期自早到晚可划分为石英脉阶段(Ⅰ)、早期萤石成矿阶段(Ⅱ)、晚期萤石成矿阶段(主成矿阶段)(Ⅲ)和碳酸盐化阶段(Ⅳ)。主矿体M3-Ⅰ的早期石英脉阶段以含CO2型包裹体为主,主成矿阶段的萤石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属H2O-NaCl体系。从石英脉阶段到主成矿阶段,平均均一温度299. 9,235. 6,187. 7℃,平均盐度6. 14%,0. 71%,0. 67%NaCl eqv.,平均流体密度为0. 86,0. 81,0. 81 g/cm3,成矿流体总体以浅成、中低温、低盐、低密度、贫CO2为特征,并经历了由中温低盐度向低温更低盐度的演变,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变化范围也随之明显收窄,可能与成矿过程中大气降水的不断加入有关。根据成矿压力估算出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深度为0. 73~2. 00 km,平均1. 17 km。研究认为矿床具有中低温浅成次火山热液型萤石矿床的特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