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体质指数(BMI)对血压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2011年4—7月对全国21个省市165家医院门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0岁)进行多中心、非干预性、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其中选取纳入研究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 140例, 按照不同BMI水平分为:体质量过低组(n=130)、体质量正常组(n=1 930)、超重组(n=2 418)、肥胖组(n=662), 分析各组相关临床资料及血压达标率的差异, 并利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探讨不同BMI水平与血压达标情况的关系。结果体质量过低组、体质量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四组血压达标率分别在总体人群、男性、女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46, , 58.995, 26.044, 均P<0.001);肥胖组血压未达标率(73.7%)高于超重组(65.8%)和体质量正常组(57.5%)(P<0.05), 超重组高于体质量正常组(P<0.05);男性肥胖组血压未达标率高于体质量正常组和体质量过低组(P<0.05), 超重组高于体质量正常组(P<0.05);女性肥胖组血压未达标率高于体质量正常组和超重组(P<0.05);四组血压达标率在不同年龄段(60~70岁、71~80岁、>8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29, 20.007, 15.538, P<0.05), 60~70岁的肥胖组血压未达标率高于超重组和体质量正常组(P<0.05), 71~80岁和>80岁的肥胖组和超重组均高于体质量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总体人群超重(OR=1.313, 95%CI 1.170~1.731,P<0.05), 肥胖(OR=2.295, 95%CI 1.496~3.341,P<0.05)是血压未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 肥胖亦是影响男女患者血压达标的危险因素。结论 BMI增高对门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达标率产生不利影响, 可能是患者血压未达标率的独立危险, 临床应当积极控制此类高危患者的BMI水平, 以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 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