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有两种阐释语境:一是唯物史观语境,即关于"社会发展"的阐释语境;二是国家观语境,即关于"社会管理"的阐释语境。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认为社会总产品的分配问题是研究公共产品问题的逻辑起点;公共产品的根本属性在于满足社会共同利益需要;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条件是整体供给;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具有质的规定性。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关系以及积极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现阶段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选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