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观者的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对传统文化符号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所致,只要看见"渔父"二字或"渔父"图像时就想当然地将其视为"隐逸"题材。解构"渔父"图像,打破原有的秩序,重新建构李唐《清溪渔隐图》中的"渔父"与"水碓"的关系,以期对此图获得一个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