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方戏剧对中国戏曲的吸收,最集中地发生于18世纪与20世纪初,表现为两种范式:共性匹配与深度融合。而其成因可对应地被概括为:理想表达与文化认同。本文认为中国戏曲进入西方戏剧的这两种范式的形成,与其所身处的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密切相关。共性匹配是西方剧作家选择性放大中国戏曲中与自己观念相和的部分予以改编创作,其目的在于借中国戏曲之口表达自身理想。而深度融合指西方深度理解中国戏曲艺术特征,并将之隐性融入西方戏剧之中。这两种范式同时也为跨文化语境下文化传播存在的范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