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阐释不同,颓废派开启了对蒙娜丽莎的现代阐释。继戈蒂耶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发现了撒旦因子之后,佩特不仅以恶来形容蒙娜丽莎,还将她形塑为一名颓废主义者,以王尔德为代表的颓废派作家遂与她建立了身份认同。这种撒旦主义情结例证了现代美学的异端立场,与现代社会自我膨胀的进步观形成一种持久的张力。在分析佩特书写蒙娜丽莎的篇章时,运用戈德曼的形式同构性理论,可消解内容阐释的僵局。如果以形式回到世纪末的历史语境,其作品的错位性与碎片化恰恰体现了现代性的流动性与震惊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