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行后路固定融合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7年1月采用后路固定融合治疗的167例LDD患者,术后随访18~38个月,观察术后PJK发生情况,分别设为PJK组与非PJK组。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手术前影像学资料等,组间各项目通过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确定LDD后路固定融合术后PJK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发生PJK 25例,发生率14.97%; PJK组与非PJK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骨质疏松、术前PJK角度(PJKA)、年龄、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融合节段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5 kg/m2(OR=3.778)、合并骨质疏松(OR=2.985)、PJKA>10°(OR=3.567)、年龄>70岁(OR=2.877)是术后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DD后路固定融合术后易发生PJK,BMI>25 kg/m2、合并骨质疏松、PJKA>10°、年龄>70岁均会增加其发生风险。
-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