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性孤立性肺结节CT影像组学参数测量的可重复性研究

作者:吴宇强; 秦涛; 马晓臣; 纪勇; 冯银波*; 谢萍
来源:放射学实践, 2020, 35(09): 1106-1111.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0.09.006

摘要

目的:探讨实性孤立性肺结节(SPN)两种兴趣区(ROI)画取方式获得的影像组学参数的一致性,并对良、恶性结节两组间的参数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SPN患者的术前CT资料,由两位高年资主治医生在Imagej软件上进行图像处理及参数测量,其中一位测量者间隔12个月重复测试一次。方案一:(半)自动化全局法,使用Ostu阈值二值化图像,区域生长法获得结节边界,分割效果不佳者辅以手工修剪边缘。方案二:结节中心画取,在结节内部选取圆形ROI。测量一致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分析。选择ICC均>0.6的参数,取两位测量者首次测量的平均值用于统计学分析。结果:方案一中测量一致性均很好的参数有11个,ICC范围分别为0.810~0.998(不同观察者间)和0.804~0.997(同一观察者内)。方案二中测量一致性均很好的参数有4个,ICC范围为0.820~0.954(不同观察者间)和0.950~0.960(同一观察者内)。两方案灰度共生矩阵(GLCM)参数中,相关性参数的测量一致性均最低,ICC介于0.721~0.843。良性组与恶性组SPN进行比较,方案一中的结节短径、平均径、圆度、角二阶矩及熵在两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自动化分割SPN获取的影像组学参数的可重复性较高,并能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提供客观、稳定的信息。

  • 单位
    无锡市人民医院; 无锡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