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玻璃钢风机制造企业化学毒物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比较不同评估方法的差异,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东省某玻璃钢风机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危害因素水平,采用新加坡化学毒物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MOM)模型、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指南(ICMM)和综合指数法对其工作场所化学毒物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对比分析3种方法的结果。结果该玻璃钢风机制造企业工作场所主要存在苯乙烯、丙酮、玻璃棉粉尘、玻璃钢粉尘的危害。其中糊制岗位苯乙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超标率为100%,修补岗位玻璃钢粉尘CTWA超标率为66.7%。MOM模型评估结果显示,接触苯乙烯岗位风险值为2~3,丙酮岗位风险值均为1,粉尘岗位风险值均为3。ICMM模型定量法显示,接触苯乙烯岗位风险值为36~10 000,为高风险;糊制岗位接触苯乙烯和修补岗位接触玻璃钢粉尘风险等级为不可容忍风险,材料混合岗位接触苯乙烯风险等级为高风险。ICMM模型矩阵法显示,糊制岗位接触苯乙烯和修补岗位接触玻璃钢粉尘风险等级为高风险;综合指数法评估结果显示,接触苯乙烯岗位和粉尘岗位风险指数均为3;接触丙酮岗位风险指数均为2。结论 MOM模型、ICMM模型和综合指数法均可评估和预测玻璃钢冷却风机制造企业各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风险评估结果基本一致。综合指数法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测评作业人员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