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衡度参数,评价其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招募的健康志愿者、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各40例)的血液和粪便标本进行检验。根据细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及相关生物信息学技术获得目标菌群相对丰度及差异,选用MetaStat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肠球菌属、链球菌属及乳杆菌属作为分子,参考肠型代表菌属,选择拟杆菌属、普氏菌属及瘤胃球菌属作为分母,建立乙型肝炎肝硬化肠道菌群失衡度比值(hepatits B cirrhosis dysbiosis indicator,HBCDI)。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HBCDI与MELD评分、INR的相关性,评价其与肝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以(肠球菌属+链球菌属+乳杆菌属)相对丰度/(瘤胃球菌属+普氏菌属+拟杆菌属)相对丰度为HBCDI,健康对照组、代偿组和失代偿组HBCDI分别为0.017、0.033及0.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95,P <0.001)。HBCDI诊断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AUC为0.75,与MELD评分、INR、TBil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P=0.05)、0.38(P=0.017)和0.19(P=0.048)。结论 HBCDI可反映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衡程度,HBCDI越大,肝病越严重。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