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表型的变化

作者:柳向东; 邓辰亮; 李卫; 黎明; 曹谊林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3, 30(1): 132-134.
DOI: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3.01.044

摘要

目的 探讨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过程中表型变化.方法 抽取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用DMEM条件培养基诱导h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相差显微镜观察成骨细胞形态,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分别应用对硝基苯磷酸盐法和BM-Purple法测定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分泌量和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ALP mRNA的表达.结果 在诱导第5、10、15、20d,改良Gomori染色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0.35±3.79)%、(11.48±5.92)%、(35.28±7.05)%和(46.7±6.18)%,诱导至12d,p1、p3、p5、p7、p9成骨细胞ALP活性测定结果分别为:60.90±2.95、61.36±1.95、37.42±4.06、20.67±1.98、7.63±1.08.培养代次小于(等于)p5的细胞可见ALP mRNA表达,而p7、p9细胞未见表达.结论 hBMSCs经定向诱导后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随着诱导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加成骨表型降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