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捏脊疗法对颈椎病模型大鼠椎间盘细胞炎症性反应及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选择8只SPF级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雌雄各半),剩余大鼠利用动静力失衡法诱导椎间盘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捏脊组及对照组,每组各8只,其中捏脊组每日进行捏脊疗法,对照组大鼠每日灌胃美洛昔康片0.75 mg/kg,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不作治疗处理,连续28 d。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椎间盘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检测椎间盘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水平;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椎间盘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Bax、Bcl2、IκB激酶β(IKKβ)、p-IKKβ、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p-IκBα、核因子-κBp65(NF-κBp65)及p-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捏脊组及对照组大鼠椎间盘组织结构均见有不同程度的退化,髓核组织皱缩,与外部纤维环边界不清,椎间盘病理组织学评分、内部髓核(NP)细胞凋亡率、血清TNF-α、IL-1β水平、椎间盘组织中TNF-α、IL-1β蛋白平均光密度值、Caspase-3、Bax mRNA相对表达量、Cleaved Caspase-3、Bax、p-IKKβ、p-p65及p-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椎间盘组织中Bcl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捏脊组及对照组大鼠椎间盘组织结构退化逐渐减轻,椎间盘病理组织学评分、NP细胞凋亡率、血清TNF-α、IL-1β水平、椎间盘组织中TNF-α、IL-1β蛋白平均光密度值、Caspase-3、Bax mRNA相对表达量、Cleaved Caspase-3、Bax、p-IKKβ、p-p65及p-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椎间盘组织中Bcl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捏脊组上述指标及因子变化程度不及对照组(P<0.05)。结论 捏脊疗法可减轻颈椎病大鼠椎间盘细胞炎症性反应及凋亡,改善椎间盘退变(IDD)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KKβ/NF-κB通路有关。
-
单位淄博市中心医院;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