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明清灾害文学书写中应灾御灾信仰的精神史意义的发掘,可侧重三个维度。一是交叉视野的多种文本载录模式。其中的灾害习俗与御灾信仰不是简单的仪式问题,而牵涉宗教、民俗、道德伦理等一系列精神领域,其多学科之间的界限很难分清,御灾信仰、叙述与仪式等都属于现实物质存在构成基础上的精神表现。二是多种灾害的分类描写与多灾叠加的张力作用。灾害给古代社会造成破坏,多维合力激发起禳灾、应灾、避灾、赈灾等社会行为,许多日常社会隐伏的矛盾、问题,都在灾害降临时集中、尖锐地表现出来。匿灾、冒赈等一系列赈灾弊端,不仅是贪欲、权力对救灾资源的攘夺、挥霍,深层上还可洞察到"天降灾惩罚罪恶""宿命"等民间信仰传统下的逃避;有地方保护主义式的以邻为壑,被灾者也有好逸恶劳、趁火打劫等行为。三是灾害载录者以其熟谙的艺术形式表现应灾、御灾中的人文精神,直接或间接地展示出本民族的应灾文化传统以及他者文化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