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临商业化挑战的历史城镇经常因违背原真性原则而被诟病。本研究借助“存在主义原真性”和“表演性原真性”的理论框架,对原真性的偏狭理解进行批判性反思,并倡导对身体感知的重视,以对抗视觉中心主义的束缚。LJ古城私立民居博物馆的地方知识精英,在场所营造中体现了存在主义和表演性的原真性特质,他们介于经营策略与文化自救之间的地方行为,构成对“视觉中心主义”这个现代性桎梏的有力批判。根据自身对“传统”的理解,民居博物馆主理人突破了“复原日常生活”民居博物馆的常规做法,为古城镇建筑遗产的动态维护开创了新的路径。其中,身体的在场,是实现存在主义真实性的必要条件,包括东道主和游客在内的各类人群都参与其中。身体在连接环境与人、融合多元主体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建设性效用。该民居博物馆的经验也说明,在场所文化保育的过程中需要正视文化重建的逻辑,在积极干预之下,让场所精神驻留,并认可情感伴随的意义及相应的经济文化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