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3Kp110α在卵巢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何园; 杨龙飞; 于帆; 宁宁*
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 7(31): 11-15.
DOI:10.19347/j.cnki.2096-1413.202231003

摘要

目的 探讨PI3Kp110α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21年5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病理科确诊为OCCC的5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OCCC的苏木精-伊红(HE)染色特征;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与OCCC预后的关系;分析PI3Kp110α在癌旁卵巢组织和OC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I3Kp110α阳性率与OCCC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分析PI3Kp110α阳性率与OCCC病理诊断常用蛋白及PI3K/AKT通路重要蛋白表达的相关性;观察治疗与随访情况。结果 在OCCC中,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死亡率为6.7%(2/30),低于未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34.6%(9/26)(P<0.05)。PI3Kp110α在瘤旁卵巢组织中,阳性6例(10.7%),阴性50例(89.3%),在OCCC组织中,阳性38例(67.9%),阴性18例(32.1%);癌旁卵巢组织和OCCC组织中的PI3Kp110α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期相比,Ⅱ、Ⅲ、Ⅳ期PI3Kp110α阳性率逐渐增高,不同临床分期的OCCC中PI3Kp110α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3Kp110α阳性率与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阳性表达相关(P<0.05),与肝细胞核因子1β(HNF1β)、雌激素受体(ER)、Wilms肿瘤基因1(WT1)及孕激素受体(PR)阳性表达无关(P>0.05)。结论 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OCCC患者较未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预后更好;PI3Kp110α在OCCC组织中的阳性率较癌旁卵巢组织明显升高,有望成为诊断OCCC的分子标志物;PI3Kp110α阳性表达OCCC患者的死亡率较高;PI3Kp110α在OCCC中的阳性率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其可能通过PI3K/AKT途径影响OCCC预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