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治新进展

作者:陈华茜; 韩敏
来源: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2, 12(2): 57-59.
DOI:10.3969/j.iasn.1671-2390.2012.02.003

摘要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以肾小球基底膜(glomemlar basement membrane,GBM)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GBM增厚为特征的一组肾小球疾病,是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病理类型之一.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特发性MN原因未明,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占老年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25%~54%.继发性MN常见于以下原因:①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梅毒、血吸虫、HIV、幽门螺旋杆菌等;②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桥本甲状腺炎、干燥综合征等;③肿瘤:各种实体瘤和淋巴瘤等;④药物及重金属:青霉胺、非类固醇消炎药、卡托普利、金制剂、汞等;⑤其他: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鉴于MN的临床变异和预后差异较大、药物敏感性较差等特点,本文结合近年MN的研究进展、循证医学资料和我们的临床实践谈一点体会.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