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宁市中医医院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组(n=55)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组(n=5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值、心肌酶谱、治疗舒适度及通气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 h后,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4%(53/55)、92.7%(51/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两组治疗后PaO2、SaO2、PaO2/Fi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CK、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PAP组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PA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通气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5%(3/55)、10.9%(6/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中使用BiPAP模式、CPAP模式无创通气均可有效改善血气分析、心肌酶谱,临床疗效优异,但使用BiPAP模式患者舒适度更高。

  • 单位
    南宁市中医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