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分别由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真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动态水平的差异。方法纳入2013年2月~2014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血培养结果阳性且为单一菌株感染的患者52例,并于感染第1、2、3、5、7、10天同步检测血清PCT。比较在革兰阳性(G+)菌、革兰阴性(G-)菌及真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之间PCT达峰时间、峰值水平、平均值、变化幅度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PCT峰值水平对诊断及区分不同菌种所致血流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有效入选的血流感染患者共52例:G-菌组29例,G+菌组17例及真菌组6例。3组患者PCT峰值水平、平均值和变化幅度以革兰阴性菌患者最高,真菌感染者最低,革兰阳性菌患者介于两者之间。3组PCT峰值水平中位数分别为38. 52ng/ml、14. 23ng/ml、3. 14ng/ml,两两比较,G-组峰值高于G+组及真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根据ROC曲线,当界值为6. 93ng/ml时,血清峰值PCT区分细菌所致血流感染的敏感度为97. 8%,特异性为100%;当界值为33. 44ng/ml时,血清峰值PCT区分G-与G+菌所致血流感染的敏感度为65. 5%,特异性为82. 4%;当界值为7. 60ng/ml时,血清峰值PCT区分G-菌与真菌所致血流感染的敏感度为100%,特异性为100%;当界值为6. 93ng/ml时,血清峰值PCT区分G+菌与真菌所致血流感染的敏感度为94. 1%,特异性为100%。结论血清PCT水平对鉴别G-菌与G+菌或真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单位
    绵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