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出现难治性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以及无法实施保护性通气时,早期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V ECMO)被证实可改善患者临床结局。俯卧位可降低中重度ARDS患者的病死率,对气体交换、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V-V ECMO时,这些生理影响变得更为复杂。如何在V-V ECMO时实施个体化俯卧位策略,包括俯卧位的适应证、时机、持续时间、频率、呼吸机设定和呼吸驱动的管理,未来仍需探索。

  • 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