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元年到嘉庆元年间,形成于清代以后,距离今天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分布于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它有"肘鼓子""拉合腔""拉花腔""拉魂腔"等多种称谓。2006年,柳琴戏由山东枣庄市申报,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柳琴戏诞生于民间,属于地道的贫民艺术,有着简单、质朴的艺术风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一方面传承了淳朴的艺术风格,并逐渐形成一种地域文化的
-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枣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