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和左心房内径(LAD)与非瓣膜持续性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非瓣膜持续性房颤患者198例,按照是否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单纯持续性房颤组(124例)和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组(74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非瓣膜持续性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对非瓣膜持续性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组的年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及心力衰竭比例及NLR、PLR、LAD、CHA2DS2-VASc评分均高于单纯持续性房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NLR、PLR、LAD是非瓣膜持续性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27,95%CI:1.071~1.645,P=0.010;OR=1.198,95%CI:1.032~1.364,P=0.022;OR=1.164,95%CI:1.043~1.285,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PLR、LAD、CHA2DS2-VASc评分预测非瓣膜持续性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2、0.727、0.731、0.764,分别将NLR、PLR、LAD与CHA2DS2-VASc评分联合以及将上述4个指标联合,与CHA2DS2-VASc评分比较,AUC分别增加0.015、0.048、0.062、0.116,其中4项指标联合构建的ROC曲线下面积增加量最大,面积为0.880(P<0.05)。结论 NLR、PLR、LAD是非瓣膜持续性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CHA2DS2-VASc评分可以更好地预测非瓣膜持续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

  • 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