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社会排斥情境下自动化情绪调节的特点及心理机制。方法将120个在校大学生分为4组,每组30人。分别为放逐表达抑制学习组、放逐认知重评学习组、拒绝表达抑制学习组和拒绝认知重评组。以阈下条件性反射技术(EC)的干预技术为背景,拒绝组进入相互认识范式情境练习,放逐组进入网络掷球范式练习,使用自我情绪评定量表(Self-Assessment Manikin,SAM),测定情绪。记录即刻情绪效价和唤醒度,实施"100-7"分心任务,在电脑上进行快速自评SAM。结果所有被试者的SAM1和SAM2均值为1.68,t(114,116)=10.08,P<0.05。方差分析发现:在情境效应显著情况下,策略的主效应并不显著,而交互效应显著性较高。和拒绝表达抑制组相比,拒绝认知重评组显著较大。被放逐组在学习表达抑制策略之后,效果稍好,但差异不明显。结论在社会排除情境下,自动化情绪调节特征为:拒绝诱发情感解离,实施认知重评之后情绪调节效果好;放逐诱发抑郁情绪,实施表达抑制后情绪调节效果较好;和放逐组相比,拒绝调节效果显著较好。自动化调节心理机制为:放逐/拒绝会启动被实验自动化选择特定情绪调节方式,放逐组在此策略中更加倾向于对反应的灌注,拒绝组经自动化先行关注策略调节情绪。策略和环境因素均能够起到预测调节的效果,策略因素主要起到中介性因素效果。

  • 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武汉市武东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