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总结30例儿童发作性睡病病例,了解其发病特点及临床特征,判断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在临床工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试验组为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神经内科诊治的30例发作性睡病患儿,健康对照组为同期在小儿神经内科或儿童保健科就诊的38例健康儿童,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分别完成MSLT,取得平均睡眠潜伏期及快动眼起始睡眠期起始次数,分析其临床特征,评估治疗随访效果。结果发作性睡病组患儿起病年龄(7.50±2.08)岁,发病高峰集中在6~9岁,病程(17.15±1.81)个月。30例患儿均有白天不可抑制的睡眠增多,并均以睡眠增多为首发症状就诊,睡眠潜伏期(2.83±1.36)min,快动眼起始睡眠(1.33±1.09)次,8例有不同程度肢体无力或猝倒,存在睡眠瘫痪、睡眠幻觉各3例。健康对照组患儿睡眠潜伏期(10.40±4.11)min,与发作性睡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76.7%)患儿接受治疗,14例(46.7%)在1~3个月治疗有效,5例(16.7%)3~6个月好转,4例(13.3%)0.5年后症状缓解,余7例(23.3%)未接受系统治疗,后期症状均未见改善。结论儿童发作性睡病多以白天睡眠增多为主要症状,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相对少见,发病高峰集中在学龄期,MSLT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