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北京通州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的美誉,是"漕运襟喉之地",位于通州的张家湾,以元代万户张暄督海运至此而得名,到明朝形成了具有客运、货运、漕运等功能的码头群。明朝京师所需漕粮,营建北京城所用的山东、江苏等地的大批石料、木材以及大量来自南方的物资均是经由张家湾运往北京的。即使是在明嘉靖六年(1527)御史吴仲重开通惠河,将通惠河入河口从张家湾改至通州旧城西北角后,张家湾码头依旧具有商运、货运和客运的功能,一直延续至清末,有"大运河第一码头"之称,是"水陆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