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国建立最初几年,孙中山较多谈论"世界大同",主张与列强共进"世界大同",此不属于民族主义范畴;较少谈论中国"大同",此属于民生主义范畴。五四后几年,孙中山较多谈论中国"大同",此却属于民生主义和民权主义范畴;较少谈论"世界大同",此却属于民族主义范畴;至此,其两种大同理想均被纳入三民主义学说之中。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基本上把两者等量齐观;"世界大同"理想开始放弃对列强幻想,主张联合世界弱小民族尤其是苏俄消灭帝国主义;中国大同理想仍包含"民生大同"和民权"大同",但把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看成是其大同主义的"好朋友";至此,其两种大同理想终于彼此保持一致,演进至光辉灿烂顶点,但仍有缺点,不过缺点是次要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