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前、后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60例ICAS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根据责任血管部位将患者分为前循环组(98例)和后循环组(6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行弥散加权成像(DWI),确定2组病因及发病机制(原位血栓、低灌注、动脉—动脉栓塞、穿支动脉闭塞、混合机制)。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卒中复发、死亡情况及复发时间、死亡时间;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9、12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2组患者原位血栓、低灌注、动脉—动脉栓塞、混合机制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前循环组相比,后循环组穿支动脉闭塞比例较高(P <0.05)。2组患者治疗后3、6、9、12个月mRS评分逐渐降低(P <0.05),且后循环组治疗后6、9、12个月mRS评分较前循环组高(P <0.05)。2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卒中复发率、病死率、死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后循环组相比,前循环组复发时间较晚(P <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TG、TC、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后循环组相比,前循环组治疗后TC、LDL-C水平较低,HDL-C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前、后循环ICAS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一定差异,前循环ICAS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时间相对较晚,并且治疗后神经功能、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更好。
-
单位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