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30 d再入院率与体质量指数(BMI)等多因素的相关性,为COPD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与实际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经肺功能与影像学诊断确诊的COPD患者125例,按BMI不同将其分成62例非正常体质量组(BMI<21 kg/m2或BMI>26 kg/m2)和63例正常体质量组(21 kg/m2<BMI≤25 kg/m2),通过收集2组30 d内再入院率各项临床指标与BMI数据进行临床分析与比较。结果 非正常体质量组30 d再入院率,Ⅱ级、Ⅲ级、Ⅳ级等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量表分级占比均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正常体质量组,0级、Ⅰ级明显低于正常体质量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每分钟最大通气量,氧合指数,肺容量指标深吸气量与BMI呈正相关,残气量/肺总量与BMI呈负相关。结论 COPD患者气流阻塞程度与呼吸困难与30日再入院率成正比,30日再入院率越高,气流阻塞程度与呼吸困难越严重,住院时间更长,这对COPD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临床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