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引入梯度结构设计原理进行梯度结构混凝土的设计,采用加速扩散法、自然扩散法测试其离子传输性能,采用压汞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梯度结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与单层结构的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PC)相比,梯度结构混凝土的Cl–扩散系数DNEL下降了2个数量级,6h导电量Q下降了30%~40%,表观Cl-扩散系数Da下降了25%~45%。可见,梯度结构混凝土的抗离子渗透性能显著提高。无细观界面过渡区水泥基复合材料(meso-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free cement-based materials,MIF)孔结构的改善程度比低渗透混凝土(low permeability concrete,LPC)的更大,MIF的孔隙率、最可几孔径、孔径≥50nm的孔含量均小于LPC的。MIF的集料–水泥石界面过渡区的改善程度比LPC和HPC的更大,MIF的界面过渡区也更为致密。同时,MIF–HPC的界面结合区的结构比LPC-HPC的更为致密。最后提出了梯度结构混凝土抗离子渗透性能的简化物理模型。

  • 单位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 江西省第一建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