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在靶区覆盖及器官保护的剂量学。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调强放疗组(n=50)和常规放疗组(n=5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计划治疗靶区(PTV)受照剂量分布、处方剂量的靶区覆盖率、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照体积百分比。结果调强放疗组患者的PTV最大受照剂量、处方剂量的靶区覆盖率(5 630. 7±339. 3)cGy、(95. 6±12. 0)%均显著高于常规放疗组(5 281. 8±144. 7) cGy、(83. 8±15. 6)%(P <0. 05),但两组患者的PTV最小受照剂量、平均受照剂量(3 694. 4±294. 1) cGy、(4 953. 7±338. 0) cGy vs.(3 822. 3±169. 1) cGy、(4 897. 7±112. 7)cGy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调强放疗组患者的小肠最大受照剂量显著低于常规放疗组(P <0. 05),但两组患者的直肠、膀胱的最大受照剂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调强放疗组患者的小肠受照剂量达到30Gy的受照体积以及直肠、膀胱受照剂量达到40 Gy的受照体积均显著低于常规放疗组(P <0. 05)。结论与常规放疗相比,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更能促进危及器官剂量的有效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体积的有效减少,从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提高对患者机体的保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单位
    青岛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