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显影齿状核及其静脉,探讨齿状核门位置与静脉变异的关系。方法筛选18~30周岁的健康青壮年51例(男24例,女27例)行3. 0T SWI序列头部扫描,利用最小密度投影(m IP)技术对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通过SWI序列的原始图像以及重建后图像,对齿状核门及周围静脉的解剖形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齿状核长(16. 64±0. 20)mm,宽(8. 36±0. 14)mm,两侧长宽均无差异;齿状核长轴夹角中位数为26. 80°(四分位间距为34. 58°)。齿状核静脉可分为外侧、内侧两组,由水平裂大静脉、核静脉、齿状核中央静脉及蚓静脉引流。齿状核外前部经核静脉引流至岩上窦;外中部由多条小静脉向外侧汇入水平裂大静脉;外后部由很多支极细小静脉引流,汇入蚓静脉或髓质静脉;内前部由蚓旁静脉、齿状核中央静脉共同引流,蚓旁静脉常于齿状核门周围汇入齿状核中央静脉,最终经蚓前静脉至直窦;内后部常汇入蚓静脉属支,蚓旁静脉可与之共同汇入蚓静脉。齿状核门75. 49%位于内上象限,24. 51%位于内下象限。结论齿状核及其静脉在SWI图像中清晰可见,齿状核门的位置可能与蚓旁静脉汇入点相关。
-
单位解剖学教研室; 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