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干柴沟地区E32Ⅱ油组储层特征及储层伤害进行评价。方法 开展了岩心描述、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X衍射分析、储层伤害评价等实验。结果 干柴沟地区E32Ⅱ油组储层岩性为灰云岩、泥质灰云岩,主要由白云石、方解石组成,混杂少量陆源粉砂、黏土矿物、膏盐类矿物(硬石膏、钙芒硝、氯化钠)、黄铁矿等,碳酸盐岩为泥晶结构,碳酸盐晶体粒径为2~4μm;岩石以块状结构为主,少量水平层理及纹层理;储集空间以白云石晶间孔为主,普遍发育,弥散状分布,孔径为0.5~2.0μm;有机酸溶蚀作用普遍发育,局部溶蚀作用强,可形成溶蚀孔隙,溶蚀孔孔径为5~20μm;块状结构岩石局部发育高角度裂缝,纹层状结构岩石发育层间缝;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8.3%,渗透率为1.38×10-3μm2,属低孔特低渗储层;通过对储层伤害实验数据分析,研究区存在强速敏性,中等偏弱水敏性,弱碱敏性,无酸敏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结论 该研究成果对深化地质认识以及钻井、压裂、试油等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储层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