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在意识形态感性化和社会联合批判的大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逐渐由露骨直陈的显性渗透转向隐性的日常生活化渗透,主要表现为巧设生活议题,博取大众眼球;妙构通俗叙事,形成弥漫态势;善用感性手法,营造诱导氛围;倾向柔性机制,驱动舆论传播;活化内容呈现,实现隐蔽渗透。其内在机理在于依循着单向化、表象化、隐喻化和媚俗化的逻辑徐徐展开,并在此过程中制造“去总体性”“斥本质性”“遮目的性”“除庄严性”的逻辑陷阱,诱导不明真相的受众一步步陷入虚无化的泥潭,进而达到全景式渗透的意图。理论批判和实践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日常生活化渗透要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树立正确历史观,以“史观”正本清源是根本前提;加强历史教育,以“史识”提升素养是深厚基础;深化学理研究,以“史学”铸牢防线是重中之重;完善机制体制,以“史音”凝聚人心是关键环节。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