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与身心健康

作者:刘雅芳; 巩泽; 孙丽英; 郭宏伟
来源: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21, 42(01): 59-62.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1.01.13

摘要

从医学史、文化史、建筑史视角探讨中国古代建筑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突出揭示了建筑的"实用性"和"宜居性"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认为古人在建造住宅时追求建筑物与自然和谐统一,并力求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从医学层面看,"实用性"建筑体现了养护阳气、防御外邪、维护健康的作用,是古今人们对建筑的最基本要求;从文化层面看,古代建筑可以彰显居住者的身份地位,体现尊卑观念、等级思想,还可以寓有"多子""多福""避邪"等意;从建筑学层面看,古代建筑要求房间大小适中,门窗位置适宜,天井、台基、影壁等处的设计体现"实用"和"宜居"。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