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酸水平与患者的预后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 记录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并对其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 以患者这半年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预后不良组(发生心脑血管疾病)35例, 男19例, 女16例, 年龄(72.11±4.23)岁;预后良好组(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45例, 男24例, 女21例, 年龄(72.67±4.28)岁。对两组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并针对血清cTnI、NT-proBNP、尿酸水平单一以及联合对预后效果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正态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 非正态的定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预后不良患者的血清cTnI、NT-proBNP以及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效果好的患者(均P<0.05)。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血清NT-proBNP以及尿酸水平。血清cTnI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AUC)为0.757, 灵敏度为0.657, 特异度为0.822;血清NT-proBNP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上述指标分别为0.980, 0.943, 0.956;血清尿酸水平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上述指标分别为0.830, 0.943, 0.578;而三组指标联合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的上述指标为0.996, 0.971, 0.956。结论预后不良患者的血清cTnI、NT-proBNP以及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效果好的患者, 且血清NT-proBNP以及尿酸水平是预后效果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同时三者均能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且三者联合时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最高。
-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