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别使用加水、加入酵母菌和加入复合菌3种方式对新鲜采集的油樟叶进行预处理,提取预处理后的油樟叶的油樟精油,并利用GC-MS鉴定油樟精油的化学成分;然后利用组织透明法对油樟叶中油细胞进行形态观察,统计油细胞密度;最后通过基因测序,表征油樟叶内生菌群落结构,分析内生菌群落与生物预处理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酵母菌预处理和复合菌预处理使油樟精油提取得率分别提高33.6%和49.8%,并且使主成分1,8-桉叶素的相对含量略有降低,β-蒎烯、α-松油醇和γ-松油烯等次要成分略有提高;水预处理、酵母菌预处理和复合菌预处理后油樟叶油细胞密度分别为(37±2)、(27±2)和(25±5)个/mm2,低于新鲜油樟叶的油细胞密度,(37±3个)/mm2;基于距离冗余分析(dbRDA)和相关性热图分析预处理方式对油樟叶的内生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其中γ-变形菌、α-变形菌、蓝细菌和酸杆菌为受影响最大的菌群,3种预处理方式对内生菌群落结构影响的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复合菌预处理>酵母菌预处理=水预处理;复合菌种的加入与多种核心内生菌种显著相关,尤其对浮霉菌、酸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丰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
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 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