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作为乡村振兴分类推进中的四大基本类型之一的特色保护类村庄已成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重要承载主体,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贵州特色保护类村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带有较为显著的地域特征,并在振兴动力路径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异性。虽然特色保护类村庄成为贵州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开新局的重要内容和战略支点,然而其振兴依然面临着村庄特色化表征不明、村庄资源价值转化不够、村庄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主要问题。应强化规划为引领,凸显村庄“个性化”发展;统筹保护、利用和发展关系,推动特色资源价值市场化转化;推动全社会参与,凝聚振兴强大合力。
-
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