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内蒙古阿尔山地区游离蜱的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状况及携带的基因型,为当地莱姆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5月和2021年5月,在内蒙古阿尔山地区用布旗法采集游离蜱,经形态学和特异性16S rDNA基因检测鉴定蜱种。随机选择113只蜱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巢式PCR扩增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阳性产物测序分析。采用BSKⅡ培养基对102只全沟硬蜱中携带的伯氏疏螺旋体进行分离培养,分离出的菌株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法(MLSA)鉴定基因型。结果 共采获游离蜱295只,经鉴定主要为全沟硬蜱(282/295,95.59%),其次为森林革蜱(13/295,4.41%)。113只蜱的PCR检测结果显示,100只全沟硬蜱中24只携带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率为24.00%,其中17只感染Borrelia garinii基因型(17/24,70.83%),7只感染B. afzelii基因型(7/24,29.17%),13只森林革蜱中未检出伯氏疏螺旋体。对102只全沟硬蜱中携带的伯氏疏螺旋体进行分离培养,得到2株伯氏疏螺旋体菌株,经MLSA分型鉴定为B. garinii基因型。结论 内蒙古阿尔山地区5月游离蜱以全沟硬蜱为主,其中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率为24.00%,感染的基因型为B. garinii和B. afzelii 2种致病基因型,并分离出2株B.garinii菌株,证实内蒙古阿尔山地区存在伯氏疏螺旋体的自然感染。当地应关注伯氏疏螺旋体的感染和致病风险,开展人群、媒介蜱和宿主的监测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莱姆病防控体系。
-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