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美的创造和美感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实践,所以“劳动创造了美”和“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等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和美育观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民族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为面向人人的大美育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但人只有在自觉追求美、不断发现美和努力创造美的实践中才能够提升美的素养、激发生命的热情。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还涉及文艺创作与展演、城乡规划与建设和非遗传承活化等诸多方面。如1931年蔡元培在《二十五年来中国之美育》一文中所讲的:“美育的基础,立在学校;而美育的推行,归宿于都市的美化。”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