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精神分析学派问世以来,主体不再被认为是笛卡尔"我思"意义上的主动的主体,而是一个被阉割的虚空主体,它表现为对意识形态话语的被动回应,且传统二元的主客关系也变成了"主体、客体与无意识"的三元关系。而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大他者与实在界的奇特混合,它一方面扮演着大他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又属于实在界,因而,主体就表现为意识形态话语唤询之下的复杂主体。面对意识形态话语的唤询,不同的应答方式将再生产出不同类型的主体:福柯的话语机制将再生产出"自适应"的话语调停的主体;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唤询方式将再生产出"断裂"的主体;而拉康对于实在界的应答则再生产出不在欲望面前让步的"坚执"的主体。在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中,我们必须重视意识形态话语的唤询与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建构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