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金融创新是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一问题出发,利用2003—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建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并结合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金融创新、制度环境影响实体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金融创新、制度环境和实体经济发展均出现了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现象,表明地理因素和空间效应是实体经济发展必要考虑的因素。从空间效应来看,金融创新负向不显著影响本地及相邻各地实体经济的发展;制度环境正向显著影响本地、相邻各地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创新通过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正向显著影响本地、相邻各地实体经济的发展;邻近省份的金融创新负向不显著影响本地省份的实体经济发展,邻近省份的制度环境对本省份的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邻近省份的金融创新通过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也能对本省份的实体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区域效应来看,东部地区金融创新通过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高于中西部地区。基于此,建议加强制度环境建设,防范金融创新风险,发挥东部地区桥头堡的作用引领中西部地区发展,探索将金融创新与制度环境融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最佳路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