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下水库水岩作用机理研究——以大柳塔煤矿为例

作者:房满义; 李雪妍; 张根; 刘骞; 脱凯用; 刘淑琴*
来源:煤炭科学技术, 2022, 50(11): 236-242.
DOI:10.13199/j.cnki.cst.2019-1297

摘要

煤矿地下水库运行中发现顶板垮落岩石对矿井水具有净化作用,而水岩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为揭示大柳塔煤矿地下水库水岩作用机理,选取水库顶板岩样和矿井水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顶板岩样进行了化学组成分析以及结构分析表征,开展了岩样中5种典型矿物与矿井水的静态作用试验研究,基于矿井水电导率以及其中K+、Na+、Mg2+、Ca2+四种阳离子的浓度变化,探讨了可能的水岩作用机理,并研究了Ca2+在绿泥石上的吸附等温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库中的水岩作用包括顶板岩样中可溶矿物的溶解作用,钠长石、钾长石、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的水解作用;其中矿井水中增加的K+主要来自钾长石、伊利石的水解作用。顶板岩样对矿井水中的金属离子具有吸附作用,顶板岩样对Mg2+的吸附作用大于顶板岩样中绿泥石的水解作用所释放的Mg2+,而矿井水中Ca2+的减少主要是顶板岩样中绿泥石的吸附作用所致,矿井水中生成CaCO3的沉淀作用也能引起Ca2+的减少。此外,水岩作用可能包括Ca-Mg、K-Mg的阳离子交换。绿泥石对Ca2+的吸附过程存在多分子层的非均匀吸附,且绿泥石表面的吸附位点是不规则的,吸附位点之间的吸附并非相互独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