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代数字电影制作不再强调通过定位动作的精确时空关系来描绘动作发生的地理位置。相反,以“混乱”的手持摄影风格、极端的相机角度以及大量的数字合成素材为特征的“后连续性”美学被广泛引入。二维银幕上的后连续性美学呈现为快速剪辑的影像、多视角游移的镜头、纷繁多样的单人构图和特写镜头,体现了电影艺术对情动效果、具身经验和有限确定性等数字美学经验的追求。沉浸式影像的后连续性则体现为用户在三维虚拟影像空间中交互式的数字视听经验,具体呈现为主客同存的摄影机身份、自由移动的观众视角以及人眼天然构成的摄影机效应——它们是二维银幕后连续性美学在三维影像空间的极化变体,反映了数字媒介体系中的美学共栖现象。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