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亚太地区的多边主义经历了从原来的东盟主导向主要大国竞相主导制度建设和改革的转变,出现了明显的"竞争性多边主义"现象。在地区权力转移加速、战略不确定性增加和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这一现象是不同行为体推动地区秩序转型和重构、相互间不断竞争与协调的结果。地区内主要国家倾向采用制度制衡的手段来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对本国有利的方向转变,以在权力、利益和规则竞争中掌握优势地位。在秩序转型过程中,各国存在秩序主导者、改革者、辅成者和追随者这四种不同角色定位,这些角色定位导致它们在包容性制度制衡、排他性制度制衡和制度间制衡等战略之间进行选择。尽管竞争性多边主义的出现会带来制度重叠和冗余、降低制度效率,但也将大国间竞争维持在制度框架内,使得秩序的转变更可能以和平方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