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于2003年由Vinals等首次提出[1],包括容积数据获得和图像后处理两部分。其基本原理是:探头在感兴趣区进行连续扫描,获得一个由大量连续二维切面组成的三维数据库[2],根据心脏收缩峰出现的时相重新组合成图像,并按扫描顺序排列,形成实时立体的三维容积数据库。获得的容积数据包含完整的心动周期,由约1500个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