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项目制与思想政治在主体、客体、方式和环境上具有一致性,是解释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视角。通过对S高校导师团项目的梳理和理论性分析发现,以导师团形式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组织统筹、分级设计、实施反馈、考核奖励四个运行步骤。其中,由项目制的动员协调构成动力来源,由捆绑资金提供财政性激励,由横向对比和检查考核提供绩效性激励。相较于本科生导师制和研究生双导师制,导师团制创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空间增量,创新搭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模式,集中重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增量资源。文章通过案例分析和逻辑对比,加深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项目制逻辑认识。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