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并探讨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中的价值,为口腔种植临床附着龈不足患者的软组织处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自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行牙种植术的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在牙种植过程中实施附着龈重建,而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牙龈缝合。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月、6个月的有效角化黏膜平均宽度;冠修复6个月后的出血指数、改良菌斑指数和探诊深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月、6个月的有效角化黏膜平均宽度分别为(0.32±0.18)mm、(2.60±0.47)mm和(2.68±0.65)mm,对照组为(0.30±0.19)mm、(2.25±0.21)mm和(2.35±0.32)mm,观察组术后1月、6个月的有效角化黏膜平均宽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修复6个月后的出血指数、改良菌斑指数和探诊深度分别为(0.73±0.58)、(0.56±0.42)和(1.79±0.45)mm,对照组为(0.86±0.66)、(0.76±0.61)和(2.97±0.59)mm,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种较好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处理方案。

  • 单位
    广州市荔湾区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