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禅宗是于公元12世纪,经由一批赴中国宋代求法的日本僧侣带回日本后形成的有别于中国的日本禅宗。禅宗作为重要的文化理念渗入文学、艺术、审美及日常生活中,其中禅对美意识的影响最大,"寂(WABI)"美是审美意识的主要体现。"寂"美表达以悲哀、娴寂为底流的枯淡、朴素之美,一种寂寥、幽玄之美,是带有神秘色彩的美。这恰好与禅宗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禅宗主张"悟",以"悟"为目的的体验是超越理智分析的神秘的存在。日本的能乐、水墨画、庭园艺术及茶道都强烈地体现了禅意的美。能乐的表演特点是没有台词,表演时戴上面具,用心去领悟舞蹈的动作,体现"玄幽";日本水墨画的最大特点是"余白和省笔",从空漠的"无"中创造出一种超自然物外的艺术力量;枯山石庭园是在禅的"空寂"思想的激发下,表现了"空相";日本茶道也是带有"无"的性格的艺术,旨在"无"的境界中追求精神美,超越人力回归自然,达到"禅茶一味"。禅意美成为日本独特的美意识一直传承到当今的日本社会。

  • 单位
    青岛滨海学院